2020年10月,钢研新材基于3D打印技术的高通量制备设备,成功实现了4种梯度材料共16组材料成分的同步打印。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标志着国内首个基于激光选区熔融(SLM)技术的金属高通量制备设备正式走向应用。为新材料研发过程的成分与工艺筛选提供崭新的解决方案。
3D打印4组梯度样品
3D打印阵列样品
上述打印样品使用的是钢研新材与重庆安德瑞源共同研发的基于异质粉末3D打印的材料样品高通量制备平台(3D-HTP-100)。该设备具备4个独立打印通道,可实现单通道梯度样品打印,多通道块体样品的阵列打印。原料可采用4种纯元素直接配比或商用预合金粉末,可同时实现不少于160种成分材料力学性能样件的成分和工艺组合制备,结合后续均质化处理可实现新材料成分和工艺的高效筛选。
适用元素类型包括Fe Ni Cu Co Cr Mo W 等单质及商用合金,可根据需求扩展材料适应种类。
金属高通量制备技术——研发方案
我国正处于新材料研发模式变革期间,正在从文献+试错的研仿模式走向原始创新模式。材料研发需要大量数据和试验做支撑,如果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全面的试验数据无疑会大大减少研发投入,缩短材料研发周期。金属高通量制备技术结合高通量表征、高通量计算等手段,可有效提高研发效率,必然成为新模式下材料研发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此,钢研新材与重庆安德瑞源于2019年7月正式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基于激光选区熔融技术的材料高通量制备装置。
合作双方共同成立项目开发和实施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克难,先后突破设备硬件、控制系统、打印工艺等核心技术。目前该设备已完成开发,实现供货。